近日,林少俊团队研究的《基于MRI 的鼻咽癌临床分期和精确放疗的应用研究》获得了2017 年度福建省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鼻咽癌是小病种,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能从小病种里做出大文章,突出重围获奖,背后蕴藏的是林少俊的匠人匠心精神。
1988 年,24 岁的林少俊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毕业,进入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工作,从事头颈部恶性肿瘤尤其是鼻咽癌的诊断及治疗。
1994 年,潘建基教授从法国学成归国,带领林少俊教授,以鼻咽癌诊疗为突破口,开始艰辛的研究探索历程。
鼻咽癌多发于东南亚、中国东南部沿海一带,可以说是中国的特色肿瘤。但在早年,鼻咽癌的诊断、治疗还需借鉴国外标准。
在恶性肿瘤诊疗领域,分期诊断是诊疗的第一步,有了准确的分期,才能预测疗效并制定相应合理的治疗方案。
林少俊回忆,早期的鼻咽癌分期有四套系统,UICC(国际抗癌联盟)、AJCC(美国抗癌联盟)、香港何氏分期、中国大陆各制定了一套。后来,UICC、AJCC 和香港统一为一套标准,而大陆仍自成一套分期系统。国内外使用不同分期系统,不利于学术的交流和学科发展。
我国鼻咽癌92 分期标准是由广东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牵头完成的,当年在福州召开的全国鼻咽癌会议上,我省医者只是个“跑龙套”的角色,没有话语权。但在原科主任潘建基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医者崭露头角,慢慢由台后站到了台前。
2008年起,福建省肿瘤医院潘建基、林少俊团队制定的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 分期)在全国推广。
2017年由福建和香港共同制定的鼻咽癌分期标准被国际接纳,形成了最新版的UICC/AJCC鼻咽癌临床分期(第八版分期),在全球推广应用。
这也是目前恶性肿瘤中唯一使用我国标准的分期系统。
不仅是分期诊断,林少俊团队对于规范化治疗鼻咽癌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50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
林少俊自豪地说:“目前我国有关鼻咽癌诊疗的文字资料都是我们制定的。我们医院的鼻咽癌诊疗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
心里装着病人 专研如何让病人少受罪
在林少俊的行医生涯里,一通患者打来骂他的电话,让他决定花费更多时间做科研,让病人能够少受罪。
最早,放疗技术使用二维常规放疗,虽然也能治疗肿瘤,但副作用十分大。
上世纪90 年代,林少俊还只是一名主治医师,收治了一个龙岩的病人,她患了鼻咽癌,接受二维常规放疗,已经存活十多年。
但放疗的副作用让该患者丧失了听觉,她还时常感到严重口干、头晕,张口、吞咽都很难,吃东西经常会呛。因此打电话来骂林少俊说:“我是被你们救活了,但生活没质量,听不清吃不下睡不好,生不如死。”
这事让林少俊多留了个心眼,三维技术出来后,他一心扑在临床研究上,特别是鼻咽癌小靶区调强放疗的研究。
鼻咽癌调强放疗费是常规治疗费用的3 倍左右,但这个技术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常规治疗时,肿瘤照射多大剂量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也要照多大剂量,当时鼻咽癌的五年生存率仅50%左右,绝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终生口干问题以及牙床溃烂、头痛、说话不清、吃东西呛咳等后遗症。
?但有了调强放疗后,如今5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80%的病人治疗1 年后口干现象消失。
我希望患者不仅把病看好,还能具备正常人一样的工作生活能力,活得体面活得舒服。——林少俊
匠人匠心 做好医者身份
“我不敢说自己的态度是最好的,但是对病人绝对尽心尽力,这一点我保证。”林少俊坦言,“给病人最合理的治疗,得到最理想的效果,病人顺顺利利把病看好,是第一位的。”
他有着自己的坚持,上午查房看诊,雷打不动,下午就在办公室里画靶区,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
“我勾的靶区是最细致最漂亮的。”说到这,他像孩子一样开心。
别小瞧勾画靶区,这就像是画施工图纸,物理治疗师是靠放疗医师勾出的靶区来进行治疗。
哪怕只少1mm,患者都能少挨几何倍数的照射体积。勾画得越精准到位,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少。
?林少俊要求诊疗过程严格把控治疗的时间和节奏,要求团队流程化管理,效率最大化;
?要求照顾的家属都到场,才解释治疗方案,提出具体注意事项;
?要求病人早上查房时一定要在场,并事先准备好身体状况的描述和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碰到病人或家属马大哈,交代事情时常忘记时,他会不留情面地批评……
肿瘤治疗,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密切配合。医患充分沟通,相互配合,整个诊疗过程医护人员、病人和家属各司其职,顺利完成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为此我不得不严厉要求。——林少俊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这就是林少俊的匠人匠心,做好医者本分,让更多人受益是他的初衷,也是他30 年从医路的坚持。
林少俊团队简介
团队简介
头颈部肿瘤放疗科林少俊主诊组,擅长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尤其是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致力于对鼻咽癌患者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全国首创鼻咽癌“小靶区”新概念和实施方法,提高鼻咽癌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